首次布局!什么是可信数据空间?一起了解
近日,国家数据局发布《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(2024—2028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进行前瞻性的系统布局。什么是可信数据空间?可信数据空间为什么是新的数据基础设施?一起来了解。
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,联接多方主体,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,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,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:“比如说一个城市有大量的交通数据,有数据拥有方、提供方,还有数据使用方、开发方,他们之间并不是直接把数据从一端传到另一端这么简单,因为很多数据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,这些工作并不一定都是数据接收方所具备的能力,那就需要有一个平台,我们说就叫可信数据空间,来提供数据资源的检索利用,提供一个数据的开发应用环境,以及提供安全的保障。”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刘默:“比如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,可以联合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、下游的用户企业,共同搭建一个可信数据空间,实现设计图纸、装备运行这些高敏感数据,在上下游企业之间高效可信流通,来推动整个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,实现整个应用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。”
一、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
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到2028年,可信数据空间运营、技术、生态、标准、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,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,基本建成广泛互联、资源集聚、生态繁荣、价值共创、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,各领域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,初步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据生态体系。
二、培育推广五类可信数据空间
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分类施策推进企业、行业、城市、个人、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。
企业可信数据空间,由龙头企业建设,重点是协同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高质量数据资源,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普惠便利数据服务,提高供应链全流程协同效率。
行业可信数据空间,由多主体联合打造,创建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机制,促进产业链端到端数据流通利用,重点在科技创新、农业农村、工业、服务业等领域发力。
城市可信数据空间,以公共数据为牵引,帮助城市加快全域数字化转型和城市群数字一体化发展。
在个人可信数据空间方面,条件成熟时,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前提下,稳慎引导个人开放个人数据资源。
在跨境可信数据空间方面,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数据跨境便利化机制。
三、完善可信数据空间基础服务
《行动计划》明确,加快建设数据高速传输网,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,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多主体灵活传输数据资源的需求。提升数据跨域管控云服务能力,实现数据可控可管可计量。